当前位置:首页  科教动态

【学术华农】 利用微生物功能性状探究土壤噬菌体对碳循环的调控机制

审核发布:新葡的京集团350vip_首页进入来源单位及审核人:发布时间:2024-06-07浏览次数:32


202466日下午,新葡的京集团350vip_首页进入在院楼105会议室以“线上+线下”形式举行了115周年校庆“学术华农”系列活动资环低碳农业学术论坛第45期。本次讲座特邀学院陈永健副教授作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主题:利用微生物功能性状探究土壤噬菌体对碳循环的调控机制。本次报告由我院蔡昆争教授主持。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肥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与防止土壤侵蚀息息相关,在增加粮食产量、减缓气候变化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的膨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频繁的人类活动、森林面积减少、城市用地扩张、农业集约化等剧烈地改变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20209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双碳”目标需深入探究土壤有机碳的形成、转化与稳定机制等。

陈永健副教授利用基于性状的微生物生态学原理,探究土壤噬菌体对原核生物分解有机碳及其残体碳积累的调控机制:第一,原核生物存在生长-分解的有机碳的稳定性权衡,即生长率越高的原核生物分解稳定有机碳的能力越低。噬菌体携带着有机碳降解相关的辅助代谢基因,侵染时可增加宿主的环境适应性,进一步促进生长率较高的原核生物对易变有机碳的分解,促进生长率较慢的原核生物对稳定有机碳的分解,从而增加宿主的丰度,有利于噬菌体的生存。第二,原核生物存在生长-防御噬菌体权衡,即生长率越高的原核生物对裂解噬菌体的防御能力越弱,更多地受到裂解噬菌体的侵染,死亡后形成的原核生物残体碳成为有机碳库中的稳定组分,促进土壤有机碳固持。

陈永健副教授的报告内容激发了与会师生的浓厚兴趣,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提问,现场交流讨论氛围热烈。新葡的京集团350vip_首页进入低碳农业学术论坛旨在为优秀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学校与学院汇聚英才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起到积极作用。(图/文 陶玲;初审:方永立;复审:蔡炫;终审:方秋中)


主讲人简介:

陈永健,华南农业大学新葡的京集团350vip_首页进入生态学系首聘副教授。本科和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先后于中山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利用微生物组学技术,主要从事微生物群落生态学、微生物生物地理学、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以及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的工作,相关论文发表在The ISME JournalJournal of EcologyMicrobiology SpectrumPlant and Soil等期刊。




管理登录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